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也是一个专科的毕业生,黑龙江人。关注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已经有不少时间了,自己也写了一些关于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与一些同样关心这个问题的专家学者有过一些交流,所以知道的东西稍微多了一些。
有些朋友认为本科教育怎么怎么好,出来就业比专科更有优势等等。对于这类说法,我有下面三个问题需要他来回答一下:
其一,为什么在只有二表和专科扩招,一表的本科从来就不扩招?二表和三表的本科为什么没有某些三年制的专科学校录取分数线高?
其二,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本来是实践型专科教育的任务,为什么扩招之后的本科教育也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以至于出现技术型本科,应用型本科?
其三,真正的本科教育是怎么回事?
以上这三个问题一般人是难以回答的,而我也经过了漫长的思考和研究才得出了一些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先说第三个问题,真正的本科教育其实是一个封闭式的教育,他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既定的。就是在理论研究领域里的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这个教育体系的模型是一个正金字塔,越往下,人数越多,越往上人数越少,仅有极少数的人处于塔尖的地位。在本科毕业生(主要是一小部分一表和绝大部分的二表本科,不包括专升本)中有75%左右会停留在底座,即只获得本科学士学位,20%左右的本科毕业生会继续向上获得硕士学位,再有5%左右的学生会有幸成为博士学位的获得者。这就是接受本科教育者的分布,这条路是非常狭窄的。看到过报纸说某位自考的大专生非常有毅力,在40多岁的时候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博士学位,周围的人也赞叹他所取得的成就。作为一个自考的大专生,他已经拿到了最高的博士学位,那他是不是就和那些一表毕业的本科大学生并驾齐驱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作为一个真正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世人眼里最高的博士学位仅仅是一个起点,上面还有。加上之前的学士,硕士,它的序列基本是这样的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副研究员——正研究员——省部级研究院学术带头人——省部级研究院院长或同级别的学术权威——中科院中工院的院士
出名要趁早,在自考的大专生还在为了一张大专文凭苦读的时候,一表的本科毕业生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在30多岁就有了学术研究的成果,在像那个自考生一样40多岁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功成名就了。而那个自考的大专生才刚刚达到了他成名的起点,学术研究也是有周期的,每个人的黄金时期一共就那么20多年,你错过了就无法弥补。因此这个自考的大专生获得的这个博士学位也仅仅是拥有一个情感价值了,于真正的学术研究没多大的实际意义。
有些专升本的学生获得本科学位是为了考研,最后还要考博,我希望他能来看看这些东西,或许对他有所帮助。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扩招之后的本科教育于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日见趋同?
第一个问题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真正的本科教育的就业之路是非常狭窄的。每100名大学生当中只有15个左右能够从事真正的理论研究教育,其余的85个都得进入实践领域,哪怕你有能耐然让这100名大学生都获得博士学位。理论研究的领域容纳不了扩招后多出来的这些所谓的本科大学生,自然要进入实践应用领域里同专科大学生抢饭碗了。也就出现了本科院校同专科院校争夺教育资源的现象。可是还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们,既然本科院校已经运用在理论研究领域里的层次比实践应用领域的专科高的这一优势取得了大部分的技术教育资源,可为什么还会出现技术型人才短缺而大量按照应用模式培养的本科生找不到工作?
我们小看了对教育资源的定义,认为教育资源是硬通货,在专科手里能用,在本科手里为什么就不能用。回答以上的问题,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教育资源:由表及里,教育资源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核心)教育目标——(实体)能力养成——(表面)社会认可度
作为最核心的教育目标就是你培养的人才到底是哪个方面的人才,是理论研究型的还是实践应用型的。这两者只能二择一,不可能兼顾。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朝两个方向前进;同理,一所学校也不可能同时培养出适应两个方向的人才。要么是理论型人才,要么是实践型人才。某些本科院校形成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形成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教育目标至今不过刚刚二三十年,那些本科院校可能把已形成上百年的教育目标轻易抛弃去重新确立新的教育目标么?不会的。所以在最狠心的层面上,本科院校同专科院校对教育资源态度是——完全不争夺。
第二个层面是能力养成,这个是一个教育的实体,他包括了培养人才的制度,体系和流程等等,关键是通过一定的训练培养出能够适应其教育目标的人才,着力点是能力的培养,可是本科院校在于专科院校在争夺教育资源时在最核心的层面是缺失的,因此在这个层面当中本科院校无法培养出真正个合格的技术型人才来。心有余而力不足。属于不完全争夺
第三个层面是社会认可度。原来在大家的印象中,想要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就要考大学;想要当技术员,技术工程师就得上高等专科学校。可现在二表和三表的本科院校正试图改变大家的这一看法,觉得想要当技术员也要上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作用被虚化。在这个显性层面,本科院校同专科院校对教育资源的态度是完全争夺。,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那些扩招之后的本科院校会同专科院校培养的目标趋同的原因。
最后一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因为只有一表的本科才是真正的本科教育,二表的普通本科于三年制的专科毫无差异。三表的垃圾本科是本科教育学术漂移的泛滥,根本不存在任何价值。
和大家说过,以前的专升本考试三年制的专科毕业生升入的是一表的本科院校学习,是因为当时二表的本科教育着重于教学,一表的本科着重于学术研究,三年制的专科大学生在各项素养和能力上丝毫不逊色于二表的本科大学生。可是后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这样插入式的学习不仅使得专科教育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没有得到尊重而变得缺失,一表的本科教育本身的教育进度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才有另一项制度,即承认三年制专科教育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通过两年的在岗实习,直接进入研究生学习的阶段,跳过一表的本科教育,这样一表的本科教育本身的教学规划不会受到影响,而专科的大学生在三年制专科学习的成果也会受到尊重。只可惜后出台的政策没有得到根本的贯彻执行,前一种模式却让本科和专科两种教育体系付出了几十年的代价。
[ 本帖最后由 许相公 于 2009-6-30 19:07 编辑 ] |